你的位置:365betapp官网 > 新闻动态 > >他当红军时因为跟首长同名同姓而改名,后来首长是上将,他是中将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他当红军时因为跟首长同名同姓而改名,后来首长是上将,他是中将
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3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67

提及“萧克”,熟知历史者必联想至开国首授上将之萧克。但在此名前,他原名萧武毅。

开国中将萧望东,原名萧克,红军时因与另一人同名,遂改名萧望东,此事颇为有趣。

萧克红军时曾任红六军团军团长,长征中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,名气颇大。而与他同名的萧望东,又有何非凡经历,同样值得探究。

【红军卫生部政委,与首长同名而改名】

1910年,萧惠存出生于江西吉安农民家庭,后改名萧望东。

淡江村有座“锡诰坊”,为萧望东所居村中牌坊。村中老者言,此乃萧家先祖所立,其曾任高官,清廉有绩,获皇帝嘉奖。

萧望东一辈时,萧家已极为贫困。他4岁丧父,父亲因贫病去世。此后,母亲独自承担家务,种地织布,艰辛维持家庭生计。

萧望东9岁时,因机灵获堂叔资助入私塾。然而四年后,因家庭贫困,他不得不中断学业,前往杂货店做学徒。

1926年,吉安被北伐军攻克,大革命运动兴起。萧望东觉醒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,因表现优异任小组长。1927年,反革命政变后,他因接近共产党被解雇,返回淡水村。

回乡后,萧望东迅速加入共青团,因秘密工作改名萧克。接着,他参与吉安暴动,并于1929年正式成为红军的一员。

萧望东在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英勇作战,升任9师特务连政委。1930年底,他被误判为“AB团”成员,面临枪决。师长徐彦刚力保他,称他革命早,不可能反革命,愿为其担保。

萧望东后来岗位多变,红军长征期间任红一军团卫生部政委,结束后入抗大学习。同期学员有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萧克,萧望东需尊称其为“首长”。

萧克原名萧望东,因同名常致课堂尴尬,故决定更名。恰逢红军东征,他遂改名为“萧望东”,意在表达东进抗日、奋斗不息的决心。

【萧望东和新四军第4支队】

1937年12月新四军成立,下设4个支队。其中,萧望东担任第4支队政治部主任一职。

第4支队在新四军中地位独特,由鄂豫皖红28军改编,属红军主力。新四军成立时,该支队拥兵3100,为四支队中人数最多、实力最强。

萧望东于抗战全面爆发前,受毛主席亲点加入红28军。时值抗大毕业前夕,他与郑位三等共赴毛主席窑洞,领受任务。

毛主席对萧望东等四人道:“军委决定,尔等前往鄂豫皖边区,协助高敬亭同志领导红28军。”

9月,萧望东抵红28军驻地七里坪,任政治部主任,与高敬亭共同整编28军,并助力队伍扩大。

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,实力超越陈毅1支队、粟裕2支队、张云逸3支队。该支队无政委,政治部主任萧望东是高敬亭的重要助手,对4支队的建立与发展贡献显著。

但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性格孤僻,难以相处。因整训部队事宜,萧望东与高产生矛盾,萧遂辞职,前往武汉休养。

1939年高敬亭被误杀,第4支队战力大幅下降,落后于兄弟部队。新中国成立后,该支队无上将,最高军衔为萧望东的中将。

【鏖战华东,建国后授中将】

新四军时期,萧望东的第二位搭档是彭雪枫,两人合作紧密,但彭雪枫同样不幸早逝。

1938年5月,彭雪枫赴武汉长江局汇报时遇萧望东,邀其至河南工作。萧望东不负所托,迅速前往豫东开展游击,数月间创建“萧大队”。后该队并入新四军支队,萧望东担任政治部主任。

1939年,新四军第6支队由游击支队改编而成,萧望东重返主力部队担任政治部主任。皖南事变后,新四军重组,萧望东成为4师政治部主任,助力师长彭雪枫。

1942年,萧望东调至新四军2师任职,抗战结束后,他担任了2师的政委。

解放战争时期,萧望东与开国上将宋时轮成为重要搭档,这是他的第三位关键合作者。

1947年初,华东野战军组建,原渤海军区部队整编为第10纵队,由宋时轮担任司令员,萧望东出任政治部主任。

过去二十年里,萧望东的主要工作持续聚焦于政工领域,前十年如此,后十年亦未改变。

淮海战役结束后,华野整编为第三野战军,萧望东被任命为第10兵团政治部主任,但他未南下,转任苏北军区政委,负责维护社会稳定,促进土地改革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萧望东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及江苏军区副政委。1953年,他调至华东军区,任职政治部副主任,并代理主任职务。

1955年解放一江山岛时,萧望东参与制定并发动了整个战役。前线总指挥张爱萍初战遇挫,萧望东与许世友前线视察,许世友表示若指挥定能攻克小岛。

萧望东擅长政治工作,察觉许世友与张爱萍不和,急劝道:“稍安勿躁。”不久,张爱萍攻克一江山岛,立下赫赫战功。

华东军区撤销后,南京军区成立,萧望东续任政治部主任。因革命战功及建国后职务,他当年被授予中将军衔。

【“短命部长”,晚年任济南军区政委】

萧望东在南京军区任职十年,最高至第二政委。1965年,他获新任命,调文化部任副部长,随后迅速代理部长职务。

萧望东担任文化部代部长仅8个月即遭撤职,因此被戏称为“短命部长”。

萧望东在运动前夕感知危机,遂访老首长陈毅求教。陈毅坦诚相告:“一要信毛主席,二要信群众。”

萧望东颇为赞同,但不久后即遭撤职,并一度被剥夺自由。

近十年后,1975年萧望东获“解放”,调至济南军区。1980年,他任济南军区第一政委,两年后主动让出领导职位。

1989年,萧望东于北京逝世,享年79岁。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至此画上句号。



上一篇:取消出口退税对铝的影响高于铜,铝价内外比值后续仍有望修复
下一篇:A股早评:三大指数集体高开,华为手机、固态电池概念活跃!多模态AI概念当虹科技涨超10%,宏景科技涨超5%